神秘学资料网

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Marie-Louise von Franz】 (永恒的少年 荣格)

神秘学资料网 身心灵 2023-10-25 19:38:52 0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

内容简介

他是满怀梦想、洒脱不拘,还是妈宝、渣男、假文青?成长的微妙之处,就在于放弃特定的假象,却不变得愤世嫉俗。──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的故事脍炙人口,作者安东尼‧圣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一生却谜雾重重。他热爱飞行、也以此为写作主题,但从他的作品与画作中,荣格派童话分析大师冯‧法兰兹看见了不寻常的议题……

拉丁文 puer aeternus,意指永恒少年,典出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is)。他是古希腊神秘仪式的孩童神,是神圣的少年,也是一个被母亲的疼爱所深深包覆而无法完成个体化历程、长大成熟的孩子。

对永恒少年原型产生认同的男性往往充满魅力,满脑创意,无时无刻不在追寻梦想;尽管早已成年,心态却仍仿佛青少年,充满活力但无法脚踏实地生活。他们在情感上无法进入稳定关系,在生活中则总梦想更好的未来,无法认真对待眼前的每一天。无论是一再换工作,或一再换伴侣,与现实格格不入使他们沮丧,也令旁人为他们遗憾。

本书由着名的荣格承继者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博士 1959-1960 年在苏黎世荣格学院的冬季讲座精编而成,她相信永恒少年现象将日益普遍,这背后更隐含灵性问题。书中将透过另一部德国作品《无空间王国》(Das Reich ohne Raum)论及此灵性问题与纳粹政权的关系。

本书特色

‧分析脍炙人口的法国作品《小王子》与神秘德国作品《无空间王国》当中的“永恒少年”问题。
‧深入解读“永恒少年”男子的心理与人生困境,并提出建议。
‧附《小王子》的原书插图,结合文本与图像分析,展现荣格派分析技巧的多样面貌。

专业推荐(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作家
吕旭亚|苏黎世国际分析心理学院毕业、IAAP 荣格分析师
洪素珍|IAAP荣格分析师
陈俊霖|亚东纪念医院精神科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邓惠文|IAAP荣格分析师、精神科医师
蔡怡佳|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好评推荐

从个人层面而言,这本书可说是拯救了我的人生,在我遭逢人生困境之时,它引领我张开眼去看个人心理。──达瑞尔.夏普(多伦多荣格分析师、《荣格人格类型》作者)

冯.法兰兹提醒我们,在故事的心灵背后的永恒少年原型,隐藏着人类亘古以来的神秘母题。看似浪漫的故事情节里,其实充满死亡、母亲情结、拒绝平凡、抗议人生等议题。从古老的神话传奇,一直到故事情节,到创作者,甚至是所有的读者,都被神秘的原型牵引着,一起在同一条脉络中迷惘、耽溺。──洪素珍(IAAP荣格分析师)

作者介绍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Marie-Louise von Franz 1915-1998

冯.法兰兹博士是公认最杰出的荣格承继者,更是童话心理解读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长于文学、语言学、拉丁文、希腊文以及古代历史,并于 1933 年 18 岁时遇见荣格后,即追随他直到他 1961 年逝世。期间她不仅将跟随荣格所学习到的概念与方法运用于童话分析中,并也为人作心理分析,累计分析了 65,000 个梦。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于发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成立“苏黎世荣格学院”,并四处讲学不辍,常受邀到各地授课,内容结集成书,涉及童话、梦、神话学、炼金术、积极想像、共时性等主题,有多达 20 余本作品,着作常以大量实际经验与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现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永恒少年:以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公主变成猫: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童话中的女性: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童话中的阴影与邪恶: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解读童话: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荣格心理治疗》(皆由心灵工坊出版)。

译者简介

徐碧贞 Pi-Chen Hsu, Psy. D.

台湾咨商心理师暨美国加州临床心理师(PSY29148)。曾任高中辅导教师,获取加州整合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临床心理学博士、纽约巿复旦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咨商心理学硕士及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士。目前于旧金山荣格学院“国际分析心理学人计划”接受荣格分析训练,同时于加州奥克兰亚健社(Asian Health Services)担任临床心理师暨临床督导。译有《永恒少年:以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童话中的阴影与邪恶: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解读童话: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童话中的阴影与邪恶: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我的荣格人生路:一位心理分析师的生命叙说》(皆由心灵工坊出版)。

从黑暗涟漪到终极光明:一条永恒少年的不归之路

当我们将眼光投向未知,乍始之初,举目所及,无非黑暗。继而深入,黑不仅是黑,有流动、变化、升降起落……,森然罗列、隐隐成形,如一出谜剧,说着我们似乎知晓,却未能及时明了的故事。

【当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传统在近现代被简化成为科学主义,其方法论甚至扩及人文领域,发展出所谓的社会科学,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此时人们对宇宙从敬畏而骄慢,唯“科学”至上,滥用奥卡姆剃刀原则,大胆恣意地操作机械因果论,有意无意地忽略人类的感性与灵性。在现实的世界里,尊崇人性贪婪的能量,鼓励自由竞争,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斗争,引爆积累财富的动能,促成启蒙运动,人取代了神,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普世价值。然而这伟大神圣的历史进程,却开花结果成恐怖的法国大革命。支持启蒙、试图废除农奴制度、对非天主教徒宽容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与其他七万多个人的人头,贵贱无别地在巴黎协和广场被无情的理性思维刀切斧砍,毫不迟疑。】

理性的非理性结果,引发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感性反动潮流,一方面以如《科学怪人》(Frankenstein)的小说,对科学展示疑惧;另一方面则勇敢走进心灵暗处,由古老黑森林里的精灵、巫师、骑士、王子、公主等浪漫传奇的隐喻与线索里,找寻欧洲日耳曼先祖狂野血液中的力量源头。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影响了精神医学,酝酿出精神分析,在心理活动即为神经系统生化运作的理论基础上,试图再建立另一套新的解释系统。于是,佛洛伊德将神话、梦境等“象征”素材,都纳为有效的科学数据进行研究归纳,认为它们都带有心理活动传达的象征性讯息,可能是欲望或者心灵创伤的补偿。针对人生的精神症状、苦痛或者疑惑等进行化约、还原的分析(desrcction),认为到底来说,都跟人类本能的性驱力脱离不了关系。这样的新心理学模型,联系起理性与感性的人类心灵断层,给世界带来了震撼,虽不乏支持者,唯科学主义者却难以欣然信服。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将黑暗心灵中的潜意识涟漪扬出意识层面,并于个人层次上还原了苦痛的原貌,让人获得现实感,回到“正常”生活。然而这就是人生的“答案”了吗?对此,荣格并不满意。他认为不仅于此,那些暗黑涟漪诉说的,可能比个人还古老,波动更深远。千古以来,在每个人心中反复宣讲,希望人们继续深入而“听懂”,不仅于“知道”就好。那是人类独有的灵性,涵括感性,但范围却更广阔,不止于个人,且及于人类全体。古典荣格学派分析师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Marie-Louise von Franz)在《永恒少年》(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书中有个简洁的例子,便说明了“听懂”与“知道”的不同。

冯.法兰兹有个幻想成为作家,却全然不采取实际行动的年轻个案,远从美国来找她进行分析;另一位与之同行、带着类似茫然远赴欧洲的朋友,求助的对象则是佛洛伊德学派分析师。一段时间后,分析暂告一个段落。冯.法兰兹的个案觉得毫无得到疗愈,但坚信自己会成为作家;而接受佛洛伊德学派分析的朋友则认为自己完全获得释放,脱离了母亲情结的控制,充满能量地准备回归生活、投入人生的战场。

对荣格与佛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手法熟悉者明白,两位年轻人对分析反应不同的关键在于:一个处理的是集体无意识里的古老原型,另者则针对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这也可说是两个学派对人类心灵理解、或者设定处理范畴不同所致。荣格认为无意识发出的痛苦讯号是具有能量的,把症状还原到个人经验的终极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荣格学派想看的是黑暗中的实相,所以在临床上采取的是有别于化约、还原的合成或建构法(Synthetic or Constructive method);而佛洛伊德学派则理解“症状”之意义,让黑暗湖面激起的情结涟漪恢复平静,帮助人们平安重返人生。所以,个人潜意识仅为集体的部分展现,荣格心理学更关注集体无意识,至要之处在于原型理论。原型是心灵的重要主宰,急于表现、不容妥协,症状仅为警讯,无法“处理”,只能整合。

“永恒少年”是荣格理论中重要、常见的原型,表现为孩童、青少年的理想化样貌,青春不老、活力十足、精灵古怪、放荡不羁,让人又爱又恨;创意无限、敢爱敢恨、勇往直前、历险挑衅,叫人既妒且惧。冯.法兰兹所长者为童话分析,永恒少年正是她最关注的题材之一。本书中她以法国小说《小王子》(The LittlePrince)与德国小说《无空间王国》(Das Reich ohne Raum)为分析文本,详细说明永恒少年的来龙去脉,就此原型的诠释而言,几乎就是古典荣格学派的经典。

《小王子》与《无空间王国》,前者流传全球,已成经典;后者在德文世界外较鲜为所知,但经冯.法兰兹介绍分析后,读者也莫不心有戚戚。这两部作品能引发共鸣,部分因文笔结构、情节意感效果奇佳,阅者心湖莫不泛起共感的涟漪。大多数人向往那些单纯的友谊、悲伤、失落、神秘以及爱恋,一方面怜惜自己的心灵也拥有那些美好,但亦伤感终究已经丧失或者未能值遇那些美好,虽向往之,却无以为之。

不过若只是“心有所感”,那还只伫留在个人潜意识被唤起涟漪之处而已。冯.法兰兹提醒我们,在故事的心灵背后的永恒少年原型,隐藏着人类亘古以来的神秘母题。看似浪漫的故事情节里,其实充满死亡、母亲情结、拒绝平凡、抗议人生等议题。从古老的神话传奇,一直到故事情节,到创作者,甚至是所有的读者,都被神秘的原型牵引着,一起在同一条脉络中迷惘、耽溺。因此我们同时爱上了小王子,他从广袤的外星而来,死在神秘的沙漠里;甚至作者圣‧修伯里本身还驾机高升飞扬,亲身实践永恒少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代替我们年轻、追寻、惆怅,然后神秘死亡。而无空间王国里的三个探求魔法世界的年轻人,虽然个别付出不同的死亡代价,但终究“永入光明,你那白色形貌召唤着。一波波的浪潮,我们永远都不老。”这是他们共同的选择,永恒少年的宿命。

永恒的少年,美丽的死亡代价,两部传奇作品,经冯.法兰兹的诠释,令已开卷者不忍片刻释手。

洪素珍(IAAP 荣格分析师)

 

有需要联系v;hx-hx3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1)因部分资料含有敏感关键词,百度网盘无法分享链接,请联系客服进行发送;
(2)如资料存在张冠李戴联系微信:hx-hx3 无条件退款!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4)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象征的收取站点运行所消耗各项综合费用

热评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