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密码:fhbdta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师
Experiencing Ericks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n and his work
作者: 杰弗瑞.萨德
原文作者: Jeffrey K. Zeig
译者: 陈厚恺/译
出版社:心灵工坊
语言:繁体中文
丛书系列:Psychotherapy
规格: 256页
出版地:中国台湾
内容简介
说到催眠治疗,绝对要知道这个名字: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 ,1901-1980)。
艾瑞克森是二十世纪催眠*的超级大师,他不但是「美国临床催眠学会」及《美国临床催眠期刊》的创办人,一生更常游历各处讲学,为专业人士提供催眠训练的课程,希望可以在严肃的学术殿堂中,为催眠取得合法地位,因此被尊称为「现代医疗催眠之父」。
他也是「短期策略取向心理治疗之父」。他敢于颠覆传统和理论,强调弹性、务实、结构取向的治疗方式;他以创意来发展许多解决方案,诱发个案的自助潜能,恢复健康的生活。
他更以超强的毅力来克服身体的残障及病痛。他十七岁时罹患小儿痲痹症,几乎全身瘫痪,但他以超人的意志力活了下来,把握每个机会去锻练肌力,学着用拐杖走路、学骑脚踏车、还独力完成一趟惊险的独木舟之旅;肌肉萎缩不但带来长年的疼痛,更影响到他的脊椎、视力及听力,并饱受关节炎、痛风和轻微的肺气肿之苦,他还是天生的色盲。面对多重残障和病痛的困境,他从未怨怼命运或自暴自弃;相反地,他却是*懂得感谢生命的人,处处显露出一种足智多谋、弹性、创意、运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独特魅力,而成为一代宗师。
本书作者杰弗瑞.萨德博士,是艾瑞克森的嫡传弟子,也是艾瑞克森基金会的创办人及现任执行长。他曾跟随艾瑞克森六年之久,对大师的人格特质、治疗方法、面对个案的灵活魅力,都非常了解,由他来执笔陈述艾瑞克森的其人其事及思想精髓,可帮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领会催眠治疗的技术和方法,并透过个案历程来了解催眠的疗效及奥祕。
作者简介
杰弗瑞.萨德 Jeffrey K. Zeig, Ph.D
萨德博士是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嫡传弟子,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Milton H. Erickson Foundation)的创办人及现任执行长。萨德博士是一位卓越的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全世**知名的催眠治疗师之一,已有17本专业着作,并受邀到30多个*家指导专业催眠治疗工作坊。
译者简介
陈厚恺
台大心理系毕业 。现任职于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
审阅者简介
刘慧卿
宏慈疗养院院长、心理工作室主持人,并为仁爱医院及市立疗养院的特约精神科医师,目前从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
策划者简介
王浩威
专业精神科医师,曾为台大医院、和信医院及慈济医院精神部主治医师;目前为心灵工作室负责人、台大医院精神部兼任医师,及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
目录
章 艾瑞克森的创造力
第二章 艾瑞克森学派的取向
第三章 天生的催眠大师
第四章 米尔顿·艾瑞克森会谈实录
附录一 我的故事黛安·萧
附录二 夏娃·帕顿
附录三 米莉·帕顿
附录四 参考书目
序
路易斯.华伯格医生
「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是指一套心理治疗技术,其中大部分由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的演讲、研讨会、工作坊和写作中整理而出,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或许是美国*重要的催眠治疗师。隐藏在方法背后的治疗哲学和对病人的策略人际取向,用在催眠状态或清醒状态以释放病人自助的潜能,比实际的技术来得更为重要(Erickson & Rossi, 1980; Haley, 1973)。虽然像任何魅力人物一样,艾瑞克森的理论或轶事经常遭到狂热份子和毁谤者的低估,「艾瑞克森学派心理治疗」对于数以千计的专业人士有关键性的影响,在美国心理治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许多已出版和陆续出版的关于艾瑞克森之文献和书籍是*佳的明证(Hammond, 1984; Rossi & Ryan, 1985; Rossi et al., 1983; Zeig, 1980, 1982, 1985a, 1985b)。
本书大部分是作者与艾瑞克森相处经验的个人描述,对了解艾瑞克森许多对病人所禀持的态度和运用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贡献。他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就是本身调适身体病痛的技术成果,他用这些方式来改善因幼年罹患小儿痲痹症所导致的疼痛和残障。面对身体残障的困境,他造就了一种足智多谋、弹性、创意、运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独特融合,再调以非正统风格和游走于边缘的倾向,创造了一种令人闻知即为之兴奋的心理治疗模式,令一般出身于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的治疗师难以仿效。因此,要学习的不只是艾瑞克森用于自己或病人身上的精妙手法,还有这位天才革新者所发明的戏剧化应变方式。
艾瑞克森以谘商师、分析师、鉴定人、仲裁者、倡导者、激励者、心灵导师、接纳的权威或严厉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来面对每一个病人,他强调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会被独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卫模式所激发,每个人都需要原创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统、缺乏想像空间和教条式的治疗方式。他认为他自己、他的话、语调、说话的举止,还有以身体动作当成影响的媒介都能促发改变。他感兴趣于实际的改变,而不是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一项障碍,将治疗师繫在一块彻底无望的基石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暗示、诱骗、计谋大量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的刺探、语言和非语言讯息,为了让病人在不全然意识到受操弄的状况下产生影响。有时候他没有成功,但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让他去克服病人为了改变而使用潜在资源和潜力的抗拒。
艾瑞克森经常会参与在明显的抗拒当中,似乎表现出支持病人的疾病和防卫,或他会给予病人似乎是奇特的、无所关连的作业。他会提供很寻常的建议、常识性的治疗,善加利用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则。相反地,他会运用隐喻和间接的指涉,并不直接切入要点。他会创造情境,「让病人自发地理解到他们之前未发觉的改变潜能。」(Zeig, 1985a)。但这些手段都有一种目的:只为了让病人困惑到足以迫使他们敞开心房,用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技术并没有经过事先的挑选,但都适合当下情境的迫切需要。即使艾瑞克森拒绝将自己的做法与任何着名的心理治疗学派划上等号,但他经常在独特操作模式的架构中运用了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其他的方法。催眠被运用在能有效促进治疗的情境。虽然人格和价值观改变向来被视为或快或慢会达成的理想目标,但他的立即目标是缓解症状和解决问题。
有一些心理治疗师对于艾瑞克森的崇拜几近盲目,每个字、每个情绪、每个观点或动作都被视为具有某种启发意义。那些根植于对全知全能的期待,将艾瑞克森奉若神明的治疗师,*后一定会导致幻灭;将艾瑞克森视为一位桀傲不驯者的治疗师,认为他惊世骇俗的手法只是一时的流行,终究还是会被弃如敝屣,也是同等的偏见。这些态度对于一个高度创意、富想像力和原创的思惟不甚公允,他确实对一些*棘手的心理治疗问题演绎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艾瑞克森是一部惊人的影响机器,透过长期努力奋斗地驾驭他痛苦的身体残障而来。他的勇气、敏锐度、觉察力和独特的适应模式,套用海利的一句话(Haley, 1973),使得他变成一位「不寻常的治疗师」。但是他的方法综合了他「不寻常」的人格特质和操作风格,让其他治疗师不容易移植、消化和运用。
对艾瑞克森策略治疗一针见血的批评是:那些相信聪明的策略能够取代扎实训练的人高估了它的价值。技术的操作模式通常只是全部心理治疗课程所探讨的一个片段。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关于病人的防卫、信念体系和性格的独特性等大量变项,这些因素都会抵消和耗尽所有策略性介入的效果。
艾瑞克森是运用计谋去避开抗拒的专家,在他成长过程中,那让人难以忍受的身体磨难是他用来锐化自己机智的磨刀石。我记得一个事件,艾瑞克森有一次到纽约旅行,他来拜访我,当时我有一名病人也刚好来看诊。这名病人是个年轻的强迫症患者,因为他的敌意行为以及疾病、死亡和毁灭念头的入侵,造成他自己和周遭其他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因为他童年早期就接受过一连串心理分析师、行为治疗师和催眠师治疗师的治疗,次数相当惊人,他经常抱怨他们的治疗对他有害而无益,使得这些治疗师逐渐耗竭殆尽。他*后被转介到我这里作催眠治疗,因为没有其他的催眠治疗师能够成功让他进入催眠状态。我也彻底的失败了,经过几个月无效的疗程之后,我期待有一天能把他转介给某个人,让自己平静地加入那一长串挫败治疗师的行列,所有人都已经放弃试图去帮助他。
注定的好运总是会意外降临到你身上,艾瑞克森刚好在另一次不愉快谈话的开头走进来。我开玩笑地问:「米尔顿,你相信你能催眠这个年轻男孩吗?」艾瑞克森喜爱挑战,他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特别是当这个孩子对于任何使他进入催眠的企图都没有反应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艾瑞克森说服了这位病人跟他到隔壁的房间,把他留在那里将近三个小时。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察看房间,去看一下我原先预期的状况,也就是病人是个可怕的敌手,他会完全清醒,咧嘴笑着艾瑞克森对他作那么多尝试后的失败。但艾瑞克森没有放弃,令我惊讶的是,两个小时之后,我很确定艾瑞克森已经成功使那个病人进入了梦游的催眠状态,在暗示之下,那男孩看到物体和动物的幻觉。我对艾瑞克森面对失败时的坚持及他催眠诱导的技巧印象一样深刻。
在这次的示范之后,这个病情严重的孩子又回到我手上,可能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放弃主控权的经验,他显得相当焦虑,让他的父母很担心。但这个情况给了我一个建立有意义接触的机会,化解了他对于死亡恐惧的问题,让他的症状大幅度缓合。我用这个个案来当成一个例子,说明艾瑞克森转化和卸除病人对治疗抗拒的伟大能力。
艾瑞克森善于结合与病人的特别才能或缺点有关的因素,来运用介入技术,在加速病人学习方面,艾瑞克森显示了不可思议的能力。很多治疗师都不能体认到许多病人对一些治疗介入的方式有不同的反应,虽然已经谨慎小心地处理,但还是会产生矛盾的结果。处理这个问题,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建构出主要的治疗目标。艾瑞克森独特的天份不仅在于他辨识功能失常的部份,他非凡的能力还展现在找出阻碍病人复原的因素。然后他会拟出介入的方式,快速地移除这些障碍。杰弗瑞.萨德在这里提供了许多艾瑞克森如何进行这些方式的实例。关于这位催眠领域中*受瞩目的大师,相关的出版品不断出现,本书的出版又将增添一份*有价值的文献。
路易斯.华伯格医生(Lewis R.Wberg, M.D.)
纽约市精神健康研究院创办人暨荣誉退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