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思想剧场)朱迪丝·N·施克莱【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乌托邦之后 作者:[美]朱迪丝·N.施克莱(JudithN.Shklar)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王籍慧 出版日期:2023-8 页数:350 ISBN:9787208180055 |
8.2 豆瓣短评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是施克莱出版的首 部作品,是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做了大量修改写就的。这本书属于思想史研究。施克莱站在“二战”结束后、西方对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启蒙时代那种宏大、乐观的政治理论已经失败了,现在已经无法再提出这种类型的政治理论。事实上,不仅是启蒙主流失败了,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主要是浪漫主义思潮——同样处在一种非常沮丧衰颓的状态,无法对时代问题作出回应。这本书对启蒙思想、浪漫主义等重要的现代思潮作了极具洞见的诊断,奠定了施克莱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解。
作者简介:
朱迪丝•N.施克莱
Judith N. Shklar (1928—1992)
美国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等,并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对法国和美国政治思想传统有精深研究,对约翰•罗尔斯、理查德•罗蒂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有:《平常的恶》《不正义的多重面孔》《美国公民身份:寻求接纳》《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等。
王籍慧
法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钱一栋
浙江绍兴人,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译有《平常的恶》《不正义的多重面孔》《法律、自由与道德》等。
目 录:
前言 _ i
第一章 导论:启蒙运动的衰落 _ 1
第二章 浪漫主义心灵 _ 29
第三章 社会中的苦恼意识 _ 75
第四章 失败的浪漫主义 _ 127
第五章 基督教宿命论 _ 193
第六章 激进主义的终结 _ 253
结语 _ 311
参考文献 _ 315
索引 _ 332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是一部思想剧场作品,由朱迪丝·N·施克莱撰写。本书深刻探讨了政治信仰的变迁和衰落,从历史、社会、文化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乌托邦的崩溃和信仰的消退进行分析,引发了对当代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1、乌托邦的崩溃
在《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中,施克莱首先探讨了乌托邦的崩溃。她通过对历史上几个典型乌托邦的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乌托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作者深入分析了乌托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其虚假性和不切实际性。
2、政治信仰的消退
施克莱进一步论述了政治信仰的消退。她通过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研究,指出了人们对政治理想和信仰的淡化和消失。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大众对政治的冷漠和政治信仰的破灭。
3、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施克莱还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政治信仰的衰落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对政治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政治信仰的衰退。
4、思想剧场的意义
最后,施克莱在书中阐述了思想剧场在探讨政治信仰衰落问题上的重要意义。她认为,思想剧场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激发人们对政治信仰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总结:
通过对《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政治信仰变迁的深刻思考和观察。书中对乌托邦的崩溃、政治信仰的消退以及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引发了对当代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思想剧场的意义也在于引发了对政治信仰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本文由nayona.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