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社会规则:终身雇佣制塑造的日本》(方寸系列)【日】小熊英二【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隐性社会规则 作者:[日]小熊英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暴凤明 出版日期:2023-6 页数:528 ISBN:9787522817439 |
7.9 豆瓣短评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人类群体日常行为的不断积累会形成某种“默认规则”。这种规则不存在于明文规定中,却会在形成后反过来时刻影响和规约群体。
在日本,“应届毕业生批量招聘”“长期雇佣”“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等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雇佣惯例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求职与生活需求,形成了支配和控制日本的“社会规则”。正式雇佣与非正式雇佣间因此出现了难以跨越的巨大鸿沟,这种“双重结构”的影响不仅覆盖了作为工作两端延伸的教育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还扩展到政治和身份认同等方面。
生活在规则之下的人们,根据“生存方式”的差异,被划分为“大企业型”“地方型”“残余型”。本书将从这三种生存方式出发,通过回溯日本式雇佣惯例的源流与发展历程,借助与欧美各国劳动史的横向对比,尝试探明形塑日本的“隐性社会规则”的真面貌。
作者简介:
小熊英二
1962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完成博士课程。现为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
主要着作有《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改变社会》《1968》等。
暴凤明
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讲师。
目 录:
序章/001
第一章日本社会的“三种生存方式”/011
第二章日本的工作方式与世界的工作方式/079
第三章历史的形塑功能/133
第四章“日本式雇佣”的起源/177
第五章惯例的形成/233
第六章民主化与“员工平等”/291
第七章经济高速增长与“学历”/357
第八章从“一亿总中流”到“新二重结构”的转变/411
终章“社会规则”与“正义”类型/457
后记/483
参考文献/487
译后记/511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隐性社会规则:终身雇佣制塑造的日本》这本书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书籍的背景和作者,接着从四个方面对书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终身雇佣制的形成、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人的职业观念和雇佣制度的影响。最后在总结中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1、终身雇佣制的形成
《隐性社会规则:终身雇佣制塑造的日本》一书详细阐述了终身雇佣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在日本,终身雇佣制被视为一种隐性社会规则,深深植根于日本企业文化之中。这种制度的形成与日本特有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密不可分。
终身雇佣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社会对于稳定性和忠诚度的追求,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终身雇佣制也开始受到挑战,日本企业也在逐渐转变雇佣方式,寻求更加灵活多样的用工模式。
2、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在终身雇佣制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强调团队合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尊重权威和传统价值观等。这些特点使得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特色。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对于终身雇佣制的维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信任关系使得员工更加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员工个体的发展和多样性,以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3、日本人的职业观念
日本人的职业观念受到终身雇佣制的影响较深。在日本,工作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个人的职业发展往往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种观念在日本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
日本人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追求稳定和长期的职业生涯。对于终身雇佣制的支持也源于这种价值观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新一代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个人发展和自由职业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职业观念。
4、雇佣制度的影响
终身雇佣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深远。一方面,它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忠诚度,为日本企业赢得了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僵化和保守的弊端,限制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日本企业正在不断调整雇佣制度,寻求更加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综上所述,《隐性社会规则:终身雇佣制塑造的日本》一书对于理解日本企业文化和雇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有益启示。
总结:
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日本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塑造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职业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本企业也在逐渐调整雇佣制度,迎接新的挑战。
本文由nayona.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