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历史的转换期11)木村靖二【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 作者:木村靖二编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 译者:黄钰晴 出版日期:2023-5-1 页数:272 ISBN:9789570534894 |
0.0 豆瓣短评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西元1919年,人类历史的转捩点────────
欧洲:巴黎和会与国际联盟,条约处理战后问题,民主平等概念深化
东亚:中国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反帝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勃兴
北亚:共产国际成立,共产主义向全世界扩张
南亚:甘地欲发起不合作运动,争取印度独立
西亚:鄂图曼帝国解体,西方列强势力进驻
北美:威尔逊原则的受挫,美国晋升世界经济强国
1919年,距今约莫100年的上个世纪初,人类刚结束了有史以来影响最广泛全面的总体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旧世界体制被破坏殆尽,新事物及新观念随之萌生;无论情愿与否,世界已然迈向全新的未知阶段,各国都在试着探索自己的定位与未来。可以说1919年,是人类告别近代、摸索何谓「现代」的关键之年。
匆促的巴黎和会与尝试重建秩序
进行了四年之久的一次大战,在众人未曾预期的情况下突然结束。为了收拾残局,各国代表团齐聚巴黎,要开启一场规模前所未见的大型会议,目的是重建世界秩序。和会事前并无缜密规画,只能且战且走;几大国的态度也各自不同,甚至相互冲突。虽说如此,这场和会仍旧宣示了全人类修复当前秩序的企图,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冀求,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一例。只是修复结果不如预期,似乎宣告重返过往世界已然不可能。各国只能带着不甚满意的结果,继续往前走。
战后的民族自决浪潮
如果说,一次大战为人类打开了名为「现代」的这扇大门,那么,它也在入口处留下了不少遗绪。人类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或运用,才能顺利走进门内。首先就是俄罗斯、奥匈、鄂图曼等大型多民族帝国的解体,以及东欧、南欧等民族国家的独立。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民族自决原则,深化了民族主义浪潮,东亚诸如中国、朝鲜等地也号召反殖民、反帝国主义运动,诉求民族自决。可以说,民族主义裂解了战前帝国角力的时代,迈向民族国家林立的时代,各地无不追求建立单一民族国家。
民主制度的深化与变形
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是培养国民情感,凝聚民族团结。加上一次大战发展出动用全国人力与资源投入战争的总体战体制,深化了每一位国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特别是政治领域,女性选举权也随之普及。主权在民的思想,以及代议民主制的推行,成为战后西方国家的一大发展课题。然而,当时的民主制度的发展,以及人民对民主理念的想像,并不像100年后的我们那么熟稔而制式。对民主的尝试,也可能产出如希特勒这般以极端个人崇拜、种族团结为号召的民选领袖,走上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道路。
战债问题与纳粹的兴起
纳粹的兴起,也跟一次大战留下的遗绪有很大关系。战后巴黎和会定调对战败国的惩罚性赔偿,让德国经济崩溃;欧陆各国也受美国所制约,被战债问题绑架。一战后退回孤立主义的美国晋升经济大国,战后欧陆重建经济也由美国资本挹注,美国的消费文化与生产制度更是影响全世界。然而一旦这个过于自信的美国经济崩溃,就会是全面性的灾难。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再明确不过的例子。纳粹党在大萧条中兴起,最终夺权,给了民生凋敝的德国人民一个重返日耳曼荣耀的希望,也将全世界带向另一场更加惨烈的大战。
文明的另一个选项:共产世界
大战结束后,人类世界诞生了另一个选项,也就是奉行共产主义的苏俄。半个世纪前萌生的思想火种,终于在新世纪初化为实际的政治组织。在大战末期,西方列强也曾试着介入俄国内政,对于苏维埃抱持猜忌,但也有新兴国家与之合作,帮助稳固自国势力。在日后整个二十世纪,这个人类文明的另一个选项如同影子般,与西方资本主义为首的自由世界如影随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未来
在上个世纪被西方强取豪夺的东方大国中国,藉由一次大战后的契机,开始思考未来。应该模仿西方政治体制,还是谋求符合东方传统的政治体制?以五四运动为滥觞,当时受西方近代教育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无一不面临这样的大哉问。包括日后提出多种学说的孙文等人,都试图找寻中国得以在新时代安身立命的现代国家形象。虽说日后的发展迈向党国体制、有期限的一党专政,但终究提出了不全然等于西方的可能性。只是从今日看来,同样是拒绝西方民主制度、合理化中国独特的独裁统治,相隔逾百年的论调,竟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1919年,正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年分。「历史的转换期」系列以这一年做为全套书的终册,似乎也宣示了这样的态度。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可能性。每一个关键的转换年分,都是当下充满能动性的人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做出选择、相互影响,最后共同形塑出属于该时代的特征,并开创下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木村靖二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肄业。
1943年生,专长为德国近现代史。
【主要着作】
《士兵的革命──一九一八年德国》(东京大学出版会,1988)
《第一次世界大战》(筑摩新书,2014)
《德国史》(编着,新版世界各国史13;山川出版社,2001)
《近现代欧洲史》(共着,地域文化研究1;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6)
《世界大战与现代文化的揭幕》(共着,世界的历史26;中公文库,2009)
作者简介
池田嘉郎
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副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课程修毕,文学博士。
1971年生,专长为近代俄国史。
【主要着作】
《革命俄罗斯的共和国与国民》(山川历史专题14;山川出版社,2007)
《俄国革命──破局的八个月》(岩波书店,20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帝国的遗产》(编着,山川出版社,2014)
《从世界战争到革命》(责任编辑,俄国革命与苏联的世纪1;岩波书店,2017)
The homeland's bountiful nature heals wounded soldiers: Nation building and Russian health resorts src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n Adele Lindenmeyr et al. (eds.) Russia’s Home Front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14-1922. Book 2. The Experience Revolution of War and Revolution, Bloomington: Slavica, 2016.
纪平英作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硕士课程修毕,文学博士。
1946年生,专长为近现代世界史。
【主要着作】
《迈向美国治世之路──胎动中的战后世界秩序》(山川出版社,1996)
《历史之核子时代》(世界史剧本50;山川出版社,1998)
《美利坚合众国的膨胀》(共着,世界的历史系列23;中公文库,2008)
《历史之「美国的世纪」──自由、权力、统合》(岩波书店,2010)
《新学院──二十世纪美国的温和叛逆者们》(岩波书店,2017)
深町英夫
日本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经营学部教授。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地域文化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修毕,学术博士。
1966年生,专攻中国政治史。
【主要着作、译作】
《孙文革命文集》(编译,岩波文库,2011)
《教养身体的政治──中国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岩波书店,2013;三联书店,2017)
《孙文──近代化的歧路》(岩波新书,2016)
《中国议会百年史:谁代表谁?如何代表?》(编着,东京大学出版会,2015;台大出版中心,2019)
监修者简介
木村靖二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长为西洋近现代史、德国史。
岸本美绪
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专长为明清社会经济史。
小松久男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长为中亚史。
译者简介
黄钰晴
成大中文系毕业,现为日文译者。译有《沖绳走私女王:夏子》、《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空中帝国──美国的二十世纪》、《大英帝国的经验》等书。
目 录:
出版缘起 陈建守
导读 韩承桦
写在前头 木村靖二.岸本美绪.小松久男
总 论 迈向现代的摸索 木村靖二
第一章 巴黎和会与俄国内战 池田嘉郎
1 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 内战下的俄国
3 和会的开始
4 高尔察克的进击与受挫
5 苏维埃政权的倖存
第二章 胎动中的巨大国家──美国 纪平英作
1 「战后」世界的前景
2 欧洲眼中的美国
3 限制移民的国家
4 共和党政府打造秩序的理论
5 从崩溃到新政
第三章 纳粹主义的选择 木村靖二
1 大众政治动员时代的序幕
2 围绕着新宪法与和约的抗争
3 经济大萧条与摸索新的未来蓝图
第四章 近代国家形象的摸索 深町英夫
1 普遍与特殊
2 对民主制度的怀疑
3 摸索新制度
4 传统与尖端
5 继承者们
图片来源.作者简介.主要参考文献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历史的转换期11)木村靖二,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转折期的学术着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探讨了作者对于1919年这一特殊历史节点的诠释;其次,分析了书中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思考;接着,讨论了木村靖二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和论述;最后,总结了该书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1、历史节点的诠释
《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以1919年为历史节点,着眼于这一年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五四运动等,作者通过对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这一历史节点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木村靖二看来,1919年标志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思想解放、文化启蒙、民族觉醒等潮流涌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对这一历史节点的深入解读,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1919年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木村靖二在书中对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资源。
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然而,他同时也指出,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民族特性,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因此,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政治、经济、文化的思考
在《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中,木村靖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就政治方面而言,作者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改革方向,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政治观点。
在经济方面,木村靖二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在文化方面,作者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以及中国现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重要意义和启示
《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首先,通过对1919年这一历史节点的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
其次,书中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总之,《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学术着作,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结:
本书通过对1919年这一历史节点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思考,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因此,《1919年.迈向现代的摸索》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由nayona.cn整理